【信息时报】写字颤抖、喝水成难题,原来是患上特发性震颤
信息时报讯(记者 黄艳 通讯员 彭福祥 梁嘉韵)20多年前,韩伯写字会出现颤抖,但忍忍就这样过了,12年前,尤其是手握东西时震颤明显加重。今年,他已发展到连拿起杯子喝水都难以完成,严重影响了其生活。近日,他求助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刘金龙教授团队,原来,韩伯患上的是难治性特发性震颤,在专家团队为其成功实施丘脑底区后部(PSA)电刺激术,并创新采用PSA靶点代替传统丘脑腹中间核(VIM)靶点,显著改善了患者震颤症状。据公开文献报道,这是华南地区首次运用丘脑底区后部(PSA)电刺激术治疗特发性震颤。
写字、喝水普通动作,却成为他的难题
韩伯12年前开始出现右手震颤,尤其是手握东西时震颤明显加重,连简单拿起杯子喝水的动作都难以完成,并且无法握笔写字,随着病情进展,逐渐左手也出现了类似症状,严重影响了他的生活。后来,韩伯甚至练习了用症状较轻的左手写字的能力,然而他的症状仍在逐渐加重。韩伯多次到医院求医,服用药物控制但是效果并不理想。“其实我应该20年前就开始震颤了,但早期没这么严重,忍一忍也不影响生活。到了40多岁的时候,已经觉得发展的很严重了,也看过了一些医生,误以为是癫痫,服药就医效果并不好。因此,当右手震颤到写不了字后,我就开始练习左手写字。但现在左右手都震颤,相对来说,左手症状轻一点”。
因为严重影响到生活,他来到中山一院就诊,经医生确定韩伯患的是特发性震颤。中山一院刘金龙教授团队在接诊韩伯后,对他的病情进行了详细评估和多次科内讨论,并同国际顶尖神经电生理专家哈盖教授进行了沟通,在征得病人和家属的同意后决定采用丘脑底区后部(PSA)作为刺激靶点,对其进行脑深部电刺激术(DBS)治疗。
4月29日,神经外科、麻醉科和手术室通力合作,在局麻下准确地将电极植入双侧PSA。该过程韩伯保持清醒,可以外接临时刺激器模拟治疗观察疗效和副反应情况。随着刺激参数逐渐提高,可见韩伯握物时震颤明显改善,写字也更为流畅清晰,并且没有出现明显不适反应。随后,刘金龙教授团队在全麻下将整套系统植入,韩伯术后症状改善明显,恢复良好。据了解,手术整个过程历经5个多小时。
经过恢复后,5月26日,韩伯在置入脑起搏器后进行开机。记者看到,在开机前,韩伯写字一直颤抖,在纸上画出的圆圈无法呈圆形,喝水的时候,杯子拿不稳。在开机后,韩伯可以和常人一样写字、喝水,手已经不震颤了。韩伯表示,能回到日常的生活状态很满意了。
脑深部电刺激术成难治性特发性震颤首选方法
据刘金龙教授介绍,特发性震颤是一种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,主要表现为手部的姿势性或动作性震颤,可伴有头部、口面部或声音震颤,多见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,在65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可达4.6%。特发性震颤起病隐匿,发展缓慢,但是随着病情进展,患者因肢体震颤幅度的增加可出现明显的功能障碍,如患者会出现无法完成书写,无法独立进食,无法正常讲话,手部无法完成精细操作等等,极大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。目前药物治疗只有不到半数的患者能够改善症状,而随着疾病的进展疗效越来越差,脑深部电刺激术(DBS)已成为治疗药物难治性特发性震颤的首选方法。
经典的特发性震颤DBS手术靶点为丘脑腹中间核(VIM),但近年来有研究提示丘脑底区后部(posterior subthalamic area,PSA)对特发性震颤患者症状控制有更佳效果。2018年发表在神经病学权威杂志《Neurology》的一项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比较VIM和PSA作为DBS靶点在治疗特发性震颤的治疗效果,研究结果提示PSA靶点可采用更低的刺激参数而对震颤症状有更好的改善效果。刘金龙教授介绍,“PSA的疗效会更优一些,刺激电压要低,且相比VIM来说,VIM后期会在构音、平衡方面出现一些负反应,主要是因为丘脑腹中间核周围的核团多,且都有功能。而PSA是传导束,副反应相对少一些,因此对于改善患者的长期效果更好。”
据悉,中山一院刘金龙教授团队自2006年开始开展DBS手术,2016年完成中国大陆首例帕金森病全麻下电生理监测下DBS手术,在神经内科、外科、麻醉科等科室的密切合作基础上,目前已植入超过五百侧脑深部电极手术,疗效确切,无严重并发症。这次手术的成功,进一步提升了中山一院在特发性震颤诊疗的声誉,实现了难治性特发性震颤的新突破。
术中给予PSA电刺激前后患者写字对比(上图刺激前,下图刺激后)
小贴士:
帕金森和特发性震颤的区别
虽然症状都是震颤,但帕金森和特发性震颤是有很大区别的。特发性震颤病情发展缓慢,以上肢和面部震颤为主,且表现在动作上,是姿势性震颤,目前药物治疗多数病人效果不理想,脑深部电刺激是目前首选治疗方式;而帕金森主要是静息震颤,且帕金森病情发展相对较快,前期可以选择用药治疗。
特发性震颤病情发展缓慢,国人比较能忍,一般都是到影响生活后才开始治疗。“目前并不了解发病原因,因此,也没有预防该疾病的方法”。刘金龙教授提醒,临床中,该病有家族性的特征。
报道链接:http://wap.xxsb.com/content/2020-05/27/content_102135.html?from=groupmessage&isappinstalled=0
2020-05-27